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 及 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對社會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察考生運用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對當下重大社會問題的認識、解讀、判斷和分析能力;要求能夠掌握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并能與民俗學學科的理論相結合,對社會現(xiàn)象、社會結構有一定的理論分析能力,形成對西方社會科學研究方式的一般性了解。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要求掌握的知識要點:
第一章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社會學的對象是什么;社會學對象與社會學其他內容的關系;社會學的學科地位;社會學與社會
第二章 社會運行的條件和機制
社會運行的條件;社會運行的機制
第三章 社會與社會運行
什么是社會;社會運行;社會學考察社會的幾種角度
第四章 文化與社會運行
文化的含義與特性;文化的區(qū)分;文化的結構;文化的功能
第五章 人的社會化
社會化概述
社會化的條件和主體
社會化的過程和機制
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第六章 社會角色
社會角色的理論與概念
社會角色的類型
社會角色的扮演
社會角色的失調
第七章 社會互動
社會互動的含義及理論
社會互動的情境與過程
社會互動的維度與類型
集合行為
第八章 社會群體
社會群體概述
社會群體結構及其作用過程
初級社會群體
第九章 家庭、婚姻、性與社會性別
研究概述
婚姻家庭社會學
性社會學
性別角色與社會性別
第十章 社會組織
社會組織概述
社會組織的目標
社會組織結構
社會組織的管理
第十一章 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社會分層概述
社會分層研究的兩大理論傳統(tǒng)
社會分層研究的主要內容
我國的階級階層狀況
社會流動
第十二章 社會設置
什么是社會設置
社會設置的功能分析
社會改革與社會設置
第十三章 社區(qū)
社區(qū)概述
社區(qū)自身的協(xié)調發(fā)展
社區(qū)互動與協(xié)調發(fā)展
虛擬社區(qū)
第十四章 城市化
城市的起源、演變與城市化
城市的空間結構及其變動
城市的社會文化特征
城市問題與城市規(guī)劃
第十五章 社會變遷與社會現(xiàn)代化
社會變遷
社會現(xiàn)代化
社會現(xiàn)代化過程的基本特征
發(fā)展中國家現(xiàn)代化的特征
我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
第十六章 社會問題概述
什么是社會問題
社會問題的一般特征及其類型
社會問題的理論研究
社會轉型與社會問題
第十七章 主要社會問題分析
人口問題
環(huán)境問題
貧困問題
犯罪問題
第十八章 社會控制
社會控制概述
社會控制體系
社會越軌與社會控制
第十九章 社會政策
社會政策概述
社會政策的制定
社會政策的執(zhí)行
社會政策的終結
第二十章 社會保障與社會工作
社會保障概述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改革
社會工作概述
社會工作的對象、內容和方法
說明:有關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指標以及社會學史的內容不考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社會學概論新修(第5版),鄭杭生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lián)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